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企业、事业、技术、 行政管理部门和科教单位培养从事各种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软件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 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掌握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及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站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3.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能力,熟练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和程序设计;
4.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5.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比较顺畅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懂得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特色
1.专业知识全面。本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课程齐全,学生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思维。
2.创新创造力强。本专业学生具有非常好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动手能力较强。本专业围绕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广大中小企业输送真正适应企业需求的、真正具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在省内计算机行业具有良好口碑。
4.紧跟应用前沿。本专业一直注重与应用技术前沿同步发展,发挥专业知识扎实全面的优势,与嵌入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应用前沿紧密结合,让学生高位起步,迅速成长,起到良好效果。
5.目标导向明确。本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分课程、分阶段实际目标导向,将专业能力分类细化,结合各级培养目标,提高培养人才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职业范围
序号 |
就业面向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执业)资格 |
1 |
大中小型IT企业 |
软件工程师 |
高级程序员 |
2 |
大中小型IT企业 |
硬件工程师 |
物联网工程师 |
3 |
大中小型IT企业 |
系统架构师 |
系统架构师 |
4 |
大中小型IT企业 |
网络工程师 |
网络工程师 |
5 |
IT培训机构或部门 |
IT培训师 |
|
五、主干学科
08工学
0809计算机类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核心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汇编语言与单片机、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微机接口及应用、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科技竞赛、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创业实训、创新实训、科研项目、横向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八、修学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学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