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3+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教育领域“一体化”师资。主要为职业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师,同时为各级企事业单位、技术、 行政管理部门输送从事各种计算机应用开发、软件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接受从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教师素质,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
2.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
3.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达标,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三、培养特色
1.专业知识全面。本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课程齐全,学生具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思维。
2.创新创造力强。本专业学生具有非常好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动手能力较强。本专业围绕学生的系统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广大中小企业输送真正适应企业需求的、真正具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在省内计算机行业具有良好口碑。
4.紧跟应用前沿。本专业一直注重与应用技术前沿同步发展,发挥专业知识扎实全面的优势,与嵌入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应用前沿紧密结合,让学生高位起步,迅速成长,起到良好效果。
5.目标导向明确。本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分课程、分阶段实际目标导向,将专业能力分类细化,结合各级培养目标,提高培养人才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职业范围
序号 |
就业面向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执业)资格 |
1 |
中高职学校 |
计算机专业教师 |
普通话,教师资格证 |
2 |
IT培训机构或部门 |
IT培训师 |
|
3 |
大中小型IT企业 |
软件工程师 |
高级程序员 |
4 |
大中小型IT企业 |
硬件工程师 |
物联网工程师 |
5 |
大中小型IT企业 |
网络工程师 |
网络工程师 |
五、主干学科
08工学
0809计算机类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核心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汇编语言与单片机、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技术等。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创业实训、创新实训、科研项目、横向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八、修学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学年限:两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